开放存取 开放存取  受限制的访问 ##reader.subscriptionAccessGranted##  受限制的访问 订阅或者付费存取

卷 24, 编号 3 (2025)

封面

完整期次

开放存取 开放存取
受限制的访问 ##reader.subscriptionAccessGranted##
受限制的访问 订阅或者付费存取

Review

运动条件下热休克蛋白27的分子作用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Rachkov A.A., Oleynikova A.S., Borolisova A.I., Mirzosharipov I.I., Makhyanov R.R., Kadochnikova S.A., Khairullina L.A., Abutalimova K.B., Zimin R.O., Merdalieva N.F., Pokidov K.B., Nelyubina D.A., Boiko D.O., Kharchenko S.A.

摘要

心血管疾病(с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s)是俄罗斯联邦居民健康的重大威胁,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2016年CVD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7万亿卢布,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2%。CVD的危险因素,如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和肥胖,均与心血管系统功能恶化密切相关。循环中的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 HSP27)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炎症、抗氧化、抗凋亡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作为血液中的信号分子,它有助于机体应对多种应激状态。研究表明,HSP27的水平在年龄增长和更年期期间会下降,这可能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动脉粥样硬化则是多种CVD发生的关键因素。体育锻炼对机体具有多方面的有益影响,其中包括促进血浆中HSP27水平的升高。该升高可对包括单核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细胞产生免疫调节作用。通过这一机制,体育活动有助于机体抵御炎症过程,并降低CVD的发生风险。因此,在体育活动背景下深入理解HSP27的功能机制,将为CVD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视角。未来在该领域的持续研究,有望推动基于调控HSP27水平的创新治疗策略的开发,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Russian Journal of Physiotherapy, Balne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2025;24(3):157-172
pages 157-172 views

电子烟与传统烟草吸烟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Meta分析

Pastarnakov I.Y., Kozyrev O.A.

摘要

当前,电子烟作为传统烟草吸烟的替代选择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年轻人和有意戒烟的人群中。然而,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仍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Meta分析旨在评估含尼古丁和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对关键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急性影响,并与传统香烟的作用进行比较。Meta分析共纳入2014年至2024年间发表的22项研究,总参与人数为590人。结果显示,含尼古丁的电子烟会显著升高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传统香烟对上述指标亦具有类似作用,但升高幅度更大,这可能与烟草烟雾中其他有毒成分的影响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对上述血流动力学参数未显示出统计学显著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强调,在评估电子烟,特别是含尼古丁产品的使用时,应充分考虑其潜在的心血管风险。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电子烟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影响。

Russian Journal of Physiotherapy, Balne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2025;24(3):173-181
pages 173-181 views

Original studies

低频磁疗在战伤后遗症康复中的疗效

Bodrova R.A., Zakamyrdina A.D., Dilyan A.M., Akhmetova G.I.

摘要

背景。近年来,参与特别军事行动的军人数量显著增加,地雷爆炸伤的发生频率上升,常导致严重组织损伤并最终引发残疾。开发并推广面向战伤后遗症患者的、以低频磁疗等物理因子为基础的医学康复方法,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多位学者已建议在战伤后遗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应用低频磁疗。目前,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被推荐作为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功能障碍预后及康复干预效果的有效工具。

目的:从ICF视角出发,评估低频磁疗在战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疗效。

材料与方法。研究共纳入95例战伤后遗症患者(平均年龄25.9±2.1 岁),合并症包括周围神经病变、下肢骨折及多发性弹片伤。第1组(干预组),共48名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的同时,每天额外接受20分钟低频磁疗,使用“Polimag-02M”设备(Elamed,俄罗斯),疗程共14次。第2组(对照组),共47名患者,仅接受标准治疗。

医学康复课程结束后,进行了综合评估,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估疼痛程度、软尺测量水肿范围、FIM(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功能独立性评分、Spilberger–Khanin焦虑量表和Beck抑郁量表。

结果。观察到以下变化:疼痛减轻45.8%,水肿减轻42.7%,FIM评分提高11.5%。在使用Spilberger–Khanin焦虑量表评估心理–情绪状态时,观察到焦虑水平下降10.9%,抑郁水平下降30.5%。

结论。通过基于ICF的评估,确认低频磁疗可减轻战伤后遗症患者的疼痛与水肿,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Russian Journal of Physiotherapy, Balne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2025;24(3):182-188
pages 182-188 views

对侧电刺激在膝关节半月板术后康复中的作用

Doctorov A.V., Gilfanov S.I., Mikhaleva A.V., Gerasimenko M.Y.

摘要

背景。当前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主要手段是膝关节镜手术。然而,手术效果不仅取决于外科技术,还与术后康复的完整性密切相关。尽管术后早期康复方案不断优化,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手术侧膝关节,对对侧训练的效果仍缺乏系统研究。在手术侧肌肉完全静止或活动受限的情况下,对侧下肢肌肉电刺激作为一种神经肌肉训练手段具有应用前景,对于维持肌张力、预防肌萎缩、减少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潜在价值。

目的。分析在半月板术后康复过程中,将对侧下肢股部肌群电刺激纳入康复方案的有效性。

材料与方法。共纳入60例因半月板损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性别、年龄及主要临床表现匹配分为两组。所有患者接受基础治疗,包括对症药物治疗及常规运动疗法。干预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前及固定阶段接受健康侧股四头肌的电刺激治疗。

结果。在解除固定阶段,干预组较对照组表现出更大的患膝关节活动范围、更强的肌力,且运动时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评分)显著降低。由此可见,在康复方案中纳入对侧下肢电刺激,有助于更早恢复膝关节的受损功能。

结论。将对侧下肢电刺激纳入术前及术后早期康复方案,显著改善了临床功能指标,促进了膝关节活动范围的恢复,加快了疼痛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Russian Journal of Physiotherapy, Balne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2025;24(3):189-195
pages 189-195 views

非药物矫正进食行为在青少年肥胖患者中

Cherednikova K.A., Bolotova N.V., Filina N.Y., Petrova M.G., Logacheva O.A., Dronova E.G., Ponomareva E.A.

摘要

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儿童肥胖已呈现出全球性非传染性流行趋势。现代研究证实,肥胖的发生与认知对进食控制能力的受损密切相关,表现为进食行为紊乱。已有研究表明,大脑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在进食行为调控中具有重要的整合作用。利用预设的物理因子对上述脑区进行非侵入性神经刺激,成为治疗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前景方向。

目的。 评估经颅磁疗及联合经颅磁激光疗法在矫正青少年肥胖患者进食行为中的疗效。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的观察性研究,纳入60名12–15岁原发性肥胖青少年。评估内容包括身体与性发育状况、糖脂代谢参数、激素水平、进食行为类型及主观食欲感评分。所有受试者均接受饮食与运动干预培训,随后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三组:第1组共25名青少年接受10次经颅磁疗;第2组共25名青少年接受10次联合经颅磁激光疗法;对照组共10名青少年未接受任何物理治疗。所有患者于治疗3个月后接受同样项目的复查评估。

结果。初次就诊时,40%(共24人)的青少年患有高胰岛素血症,28%(17人)存在胰岛素抵抗,30%(18人)存在高胆固醇血症。根据DEBQ量表,84%的患者存在进食行为异常,其中以混合型为主。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肥胖青少年在空腹时饥饿感明显,餐后饱腹感及胃部充盈感不足。3个月后,接受经颅磁疗或经颅磁激光疗法等仪器性进食行为干预的患者,在视觉模拟评分中表现出食欲下降和饱腹感持续时间延长。这促进了患者体质指数的下降及代谢状态的改善。

结论。在肥胖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应用经颅刺激方法,有助于增强对进食的认知控制,从而消除暴食这一肥胖发生与发展的促进因素。

Russian Journal of Physiotherapy, Balne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2025;24(3):196-207
pages 196-207 views

Case raports

多因素物理治疗与股骨头动态建模法在膝关节挫伤后撞击综合征中的应用(临床病例)

Kulikova N.G., Al-Zamil M.K., Mansour N.Y., Тkаchenkо A.S., Naydenov P.V.

摘要

背景。因运动损伤而需进行膝关节韧带结构矫正的患者数量显著增加,使寻找非药物康复手段成为高度关注的方向。患者的临床特点(年轻,运动损伤病因未明且病程复杂)、俄罗斯社会在关注从事高强度体育训练的儿童与青少年健康方面的意识提升,以及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国家目标,共同凸显出在职业发展框架内对康复专业人才培训和运动测试系统化研究进行系统分析的重要性。

目的。评估多因素物理治疗(超声导入与光照治疗)及在膝关节结构动态建模框架内进行的运动训练,对磁共振成像显示的股骨内侧髁骨髓水肿消退的影响及其合理性。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报告一例(19岁)青年足球运动员的临床病例,其表现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风险、膝关节韧带结构改变及关节积液。在高强度竞技训练背景下,患者突发膝关节剧烈疼痛并无法负重。列出了个性化康复模式实施前后动态观察中的评估指标。

结果。联合采用四种干预手段(功能锻炼、超声导入软骨保护剂"Artra"、红光及红外非相干光照射),在未使用药物的情况下,于治疗第7天实现疼痛缓解(Visual Analog Scale评分)和骨髓水肿消退,并于3个月后完全恢复运动训练负荷。强调该多因素康复方案中自身体重牵引与后等长放松训练的阶段性与系统性特征。

结论。精选的个体化运动疗法与三种物理治疗手段的同步应用可形成一种高效的适应性康复方案,在急性期早期介入条件下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并可降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生风险。

Russian Journal of Physiotherapy, Balne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2025;24(3):208-215
pages 208-215 views